1、組織QMS覆蓋范圍和過程是否有缺失?
2、組織QMS對標準條款是否剪裁?確鑿沒有?
4.1 總要求
1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、實施、保持和改進QMS?
2、組織QMS過程是否被確定和管理?
3、組織QMS過程所需資源和信息是否充分,足以支持過程有效運行和監控?
4、組織QMS及過程測量和監控點是否確定并有效?對測量和監控結果是否有分析、改進活動?
5、組織是否存在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外包過程?
是否明確實施了控制?
6、組織是否接受顧客對過程的監督,保持產品的可追溯性(軍標)
文件要求
4.2.1 總則
1、組織所建立文件是否包括了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、質量手冊、程序、記錄及其他所要求的文件?
2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程序?
3、組織是否根據內部管理需要建立了相應程序文件?
4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了質量記錄?
5、組織QMS詳略是否得當?是否適宜可操作?
6、組織QMS文件有哪些媒體、形式或類型?這些文件表現形式或類型是否適當、有效?
7、組織QMS文件詳略程度是否與下列因素相適應?
組織的規模和類型、過程的復雜程度及相互關系、涉及人員所需的能力。
4.2.2 質量手冊
1、組織是否編制并保持質量手冊?手冊內容是否覆蓋且符合本標準要求,并反映了為達到標準要求所采取的基本過程及方法?
2、組織質量手冊對標準要求有否剪裁?如有,所剪裁條款是否說明?說明是否充分,可信?
3、組織質量手冊是否對QMS中所有過程進行描述?是否對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加以確定且有效?
4、組織質量手冊對組織機構及職能分配描述是否確定且有效?是否包括文件程序或其他參考程序?
5、質量手冊是否受控?
4.2.3 文件控制
1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并保持“文件控制程序”?該程序適用范圍是否包括組織QMS要求的所有文件(包括內、外部文件;各種類型文件;各種媒體形式的文件)?
2、文件發布前是否組織相關部門評審,以確保文件的適用性、完整性、協調性?
3、組織文件批準權限是否按文件類別、適用范圍、所處層次確定相應的批準人?所有文件發布前是否得到批準,以確保文件的適宜性、有效性?
4、文件是否發到使用場所或崗位?執行人員是否能得到所需文件?
5、文件是否得到及時的更改?文件更改是否得到評審和批準?更改的文件是否確保了四個到位(即:所有同一文件更改到位;所有相關文件更改到位;所有相關部門/崗位通知到位;涉及實物時處置到位)?
6、不同類型、狀態(如修改、外來文件)的文件是否按規定進行標識、保持清晰,易于識別和檢查?
7、組織有哪些外來文件?這些文件分發是否受控?
8、組織分發至供方及其他相關方文件是否受控?
9、作廢文件是否已撤出使用場所?未撤出時,是否有明顯標識、能防止非預期使用?
10、組織文件保管是否指定設施、場所、人員、能確保文件不損壞、不丟失、及時提供?
11、組織是否建立文件檔案?文件歸檔、整理、鑒定/評審、保管、利用是否受控?
12、圖樣和技術文件是否按規定進行審簽、工藝和質量會簽、標準檢查?圖樣、技術文件是否協調一致、現行有效?組織是否識別在產品實現過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時歸檔?(軍標要求)
4.2.4 質量記錄的控制
1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并保持“質量記錄控制程序”,該程序適用范圍是否包括了組織QMS實施、保持和改進產生的所有記錄?
2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設置了質量記錄?記錄項目是否滿足標準要求?
3、組織為確保QMS過程有效運作、控制、證實、改進,是否設置了必要記錄?
4、質量記錄是否按規定進行標識?標識是否達到唯一可追溯?文件規定外質量記錄如何標識?
5、質量記錄填寫是否真實、及時、清楚、正確?
6、質量記錄的傳遞(包括收集、報送、領用、分發、歸檔、聯網等方式)是否確定要求?
7、質量記錄是否確定保存地點、方式、期限、?記錄保存環境設施是否適宜、能防止損壞、變質或丟失?記錄保存期限是否適宜,能滿足證實、控制、追溯、改進要求?記錄保存檢索是否簡便。
8、保存的質量記錄是否按照時間要求進行了鑒定和整理?對失效的無保存價值的記錄及時按照規定進行了處置?
9、質量記錄是否進行整理分析,并為改進和管理提供信息?
10、記錄是否能提供產品實現過程的完整的質量證據?是否能清楚地證明產品滿足要求的程度?記錄保存時間是否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的要求,與產品的壽命相適應?(軍標要求)
5.1 管理承諾
1、最高管理者對滿足顧客要求有何想法?現以何方式傳達滿足顧客要求的重要性,并提供其身體力行的證據?
2、組織確定的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?這些法律法規分管部門是否清楚并得到有效執行?組織是否評價其行為和結果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,發現不符合之處,是否采取措施?
3、最高管理者是否組織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,并使其成為組織關注的焦點,成為建立、實施、保持和改進QMS的宗旨?
4、組織質量方針、目標是否形成文件,由最高管理者批準頒發?
5、最高管理者是否組織管理評審活動,并將管理評審作為其有關QMS的決策、控制、改進的工具,以確保自己所確定的與質量有關的組織的意圖和方向是正確的、適宜的,并得到始終有效的貫徹實施?
6、建立實施保持改進QMS所需資源,最高管理者如確保提供?有否實例佐證?
7、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是否是組織的最高行政領導?(軍標要求)
5.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
1、“以顧客為關注焦點”經營理念是否在組織中得到樹立?組織關注焦點是否放在顧客身上,特別是放在顧客的不滿意上?
2、為實現顧客滿意目標,最高管理者是否推動全員參與,并有切實可行的操作過程和手段,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參與意識和能動性?
3、組織通過哪些方式、途徑,以確保顧客要求得到確定,轉化為要求并予滿足?組織是否針對顧客和最終使用者來確定他們關心的產品特性,特別是產品的關鍵特性?
4、在確定顧客的需求和期望時,組織是否已考慮與產品有關的義務(如對健康和安全的責任,環境保護等)和法律法規要求,并轉化為組織目標,指標和要求,采取措施,且得到落實、實現?
5.3 質量方針
1、質量方針是否與組織的宗旨相適應,與組織的總方針相一致,體現組織的目標和特點?
2、質量方針是否包含滿足相關方(特別是顧客、員工、供方、社會)要求的承諾?是否包含持續改進QMS的承諾?兩個承諾是否有實質性內容和方向。
3、質量方針是否為質量目標的制定、評審提供了明確的框架,具有較強的方向性和指導性?
4、質量方針其含義在組織各層次員工中是否得到充分溝通、正確理解,并協調一致、深入人心?
5、質量方針在組織各層次中,是否得到貫徹和堅持?是否進行評審,以確保其持續適宜,得到有效貫徹?
5.4.1 質量目標
5.4.2 質量管理體系策劃
1、在組織的相關職能和各層次上是否已建立質量目標?所建立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和持續改進的承諾,是否相一致?
2、所建立質量目標是否可測量?目標之間是否協調一致,相互保證?
3、所建立的質量目標是否包含滿足產品要求所需的內容,如設備、工藝水平等目標?
4、組織為實現質量目標是否進行QMS策劃,分析確定目標的問題及相應措施,時間要求、責任人落實明確,并對目標實現程度有檢查、有評價?
5、組織質量目標更改策劃與實施時,過程是否受控,以確保貫徹質量方針,QMS的完整性。
5.5.1 職責和權限
1、組織各部門、各級人員職責、權限及其相互關系是否確定并予以溝通?
2、組織所有員工是否清楚本職范圍并被有效履行?
3、最高管理者是否確保質量管理部門獨立行使職權?是否對最終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負責?是否確保顧客能夠及時獲得產品質量信息?(軍標要求)?
5.5.2 管理者代表
1、最高管理者是否已指定管理者代表并對其授權?
2、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權限,并被有效履行?
5.5.3 內部溝通
1、在內部溝通中,最高管理者是否發揮了主動主導作用,以確保在不同的層次和職能之間進行有效、充分的溝通?
2、在自上而下溝通過程中,組織有哪些溝通方式(如例會制度)?在自下而上溝通過程中,組織有哪些溝通方式(如報告制度)?在橫向與斜向溝通過程中,組織有何措施防止混亂,避免統一指揮系統被破壞?在內部溝通過程中,是否存在主要障礙?
5.6 管理評審
1、最高管理者是否按照計劃進行管理評審?評審時間間隔是否適宜?
2、管理評審是否評價組織QMS(包括質量方針、目標)變更的需要?管理評審的結果能夠導致QMS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嗎?
3、為提高管理評審的有效性,信息輸入是否符合標準要求?是否充分、足夠?是否反映組織當前業績和改進的機會?
4、管理評審結果是否形成報告(記錄)?報告內容是否符合標準要求,不僅對組織QMS的適宜性、有效性、充分性作出評價,同時確定了組織QMS及過程改進的機會和措施?
5、管理評審輸入是否有與質量有關的財務報告?(軍標要求)
義烏辦事處:13676840710
溫州辦事處:17867950759
山東辦事處:17085395338
江蘇辦事處:15950026115
廣東辦事處:18898368423
掃一掃,權威審核標準早知道